碧牡丹

2025-04-29 18:09 浏览次数 30

碧牡丹,词牌名。以晏几道《碧牡丹·翠袖疏纨扇》为正体,双调七十四字,前段七句五仄韵,后段八句六仄韵。另有双调七十五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九句六仄韵变体。代表作品有张先《碧牡丹·晏同叔出姬》等。

碧牡丹词牌名简介

清沈雄《古今词话》云:“(明)蒋一葵日:晏元献(晏殊)为京兆日,辟张子野(张先)为通判。元献属意一侍儿,每子野来,必令歌子野词以侑觞。王夫人出之。子野戏作碧牡丹一曲,自歌之。元献为之怃然,支俸钱赎之。一时碧牡丹曲盛传焉。”“碧牡丹”疑为晏殊的歌妓名。调名本意即咏北宋张先为晏殊的家伎所作之曲名。金词注“中吕调”。

北宋新声,此调为换头曲,共有七个三字句,但与六字句、五字句、四字句配合,用仄韵,因而音节低沉凝塞,适于抒写怨抑之情与叙事。晁补之《王晋卿都尉宅观舞》善于描绘:“院宇帘垂地。银筝雁,低春水。送出灯前,婀娜腰肢细。步蹙香茵,红浪随鸳履。梁州紧,凤翘坠。悚轻体。绣带因风起。霓裳恐非人世。调促香檀,困入流波生媚。上客休辞,眼乱尊中翠。玉阶霜,透罗袂。”程垓抒写春日感怀:“睡起情无著。晓雨尽,春寒弱。酒盏飘零,几日顿疏行乐。试数花枝,问此情何若。为谁开,为谁落。正愁却。不是花情薄。花元笑人萧索。旧观千红,至今冷梦难托。燕麦春风,更几人惊觉。对花羞,为花恶。”此用入声韵。晏几道一首第二句为五字句,比张词第二、三句少一字;又晏词两结句为六字句,故晏词一体略异。张词前后段第七句“敛黛峰横翠”“但暮云千里”为上一下四句法,程词正同,当以此为准。

碧牡丹词牌名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