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引

2025-04-29 18:09 浏览次数 33

千秋岁引,词牌名,又名“千秋岁令”“千秋万岁”。以王安石词《千秋岁引·秋景》为正体,双调八十二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另有双调八十四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双调八十五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八句七仄韵、一叠韵;双调八十七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的变体三种。代表作品有明代夏允彝词《千秋岁引·丽谯》等。

千秋岁引词牌名简介

在未有谱系前,没有固定规则,词坛填词用添字减字摊破之法较为常见,故一调形成多体。王奕清等《钦定词谱》“千秋岁”列八体,将“千秋岁引”又列为另一调,列四体,这个“千秋岁”系列就有十二体之多,并在“千秋岁引”王词后批评万树:“《词律》疏于考据,类列于‘千秋岁‘后,而又云‘两调迥别‘,故为两列而论之如此。”《词律》在“千秋岁引”王词后亦批评《图谱》此调之误使之不能成全璧。其实,“千秋岁引”源于“千秋岁”,不谬,经王安石添减摊破自成一体,使之迥别,论之为一调别体者亦可,言之为两调同源者也行,没有一定之规约,故而各说各是,各持一论,批评归批评,但终无定论,唐宋词之纷繁复杂见矣。

《宋史·乐志》入“歇指调”,《张子野词》入“仙吕调”。《高丽史·乐志》无名氏词名“千秋岁令”。李冠词名“千秋万岁”。

千秋岁引词牌名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