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洛阳伽蓝记》 杨铉之撰 韩结根注 《洛阳伽蓝记》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共五卷,作者是东魏阳(或作杨、羊)(音眩)之,北平郡(今中国中部河北卢龙)人。 东魏迁都邺城之后,在武定五年(即公元547年)他再到洛阳,看见当地遭受东、西魏战争破坏后,满目创痍,一副破败景象,感慨极深,所以写了这本书,回忆魏孝文帝元宏迁都后,洛阳的繁荣昌盛。由于他反对佛教,认为贵族的施舍浪费 《庐山记》 陈舜俞 封面及书名页题“四库全书所收守山阁丛书残本、日本大正刊大藏经所收大谷大学藏本及元禄十年刊本合教本”书口题:“宋陈舜俞庐山记合教本”、“重修庐山志副刊品”:共分5卷:一、总叙山水篇;二、叙山南篇;三、山行易览;四、古人留题篇;五、古碑目。记述庐山的地理环境、名胜古迹以及古人题诗、题词 《吴地记》 陆广微 《吴地记》一卷,旧题唐陆广微撰。又《后集》一卷,佚名氏撰。此为中国早期著名地方志书。传本多种,有明万历《古今逸史》吴琯校本,天启三年樊维城《盐邑志林》本,冯梦龙《五朝小说》本,清张海鹏《学津讨原》本,道光中曹溶《学海类编》本,同治三年陈莲塘《唐代丛书》本,同治十二年江苏书局刻本,一九八六年江苏古籍出版社曹林娣校注本等。 《吴地记》成书于晚唐,乃陆广微所撰,后因散佚,宋人又有补录 《北户录》 段公路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北户杂录》,撰者系段文昌之孙、段成式之子、段安节之弟,咸通年间曾于岭南供职。此书专记岭南地异物奇事,卷一主要讲动物,卷二、三讲器物、植物等,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唐代广东地区的物产,也可以得知一些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如当地各种独特的食品和民间各种占卜方法。注文则疏说名词,补充书传记载。此书版本主要有明嘉靖陆楫刻《说海》本、《学海类编》本、《十万卷楼丛书》本等 《岭外代答》 周去非 周去非,字直夫,浙江温州人。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进士,淳熙中为静江府(即今桂林)通判。淳熙五年(1178),他回乡之后,为回答乡亲们的询问,就回忆岭外的见闻,参考了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整理成《岭外代答》一书。这本书记载了宋时岭南(泛指两广)的山川、古迹、物产资源以及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生活习俗等状况,至今仍是研究广西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 《桂林风土记》 莫休符 《桂林风土记》是唐代莫休符著,是现存较早的桂林地情专著,也是桂林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地方志。曾经被编入《四库全书》,原书有三卷,现在仅存一卷,共有15千字。作者以诗文记游,文字典雅。 ○序 前贤撰述,有事必书。故有《三国志》、《荆楚岁时记》、《湘中记》、《奉天记》。惟桂林事迹,阙然无闻。休符因退居,粗录见闻,作《桂林风土记》,聊以为叙。时唐光化二年九月二十三日,莫休符序 《都城纪胜》 灌圃耐得翁 作者:(宋)灌圃耐得翁著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一卷,耐得翁撰。耐得翁系别号,姓赵,余无可考。作者曾寓游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根据耳闻目睹的材料仿效《洛阳名园记》,于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写成该书。书内分市井、诸行、酒肆、食店、茶坊、四司六局、瓦舍众伎、社会、园苑、舟船、铺席、坊院、闲人、三教外地,共十四门,记载临安的街坊、店铺、塌坊、学校、寺观、名园、教坊、杂戏等 《寺塔记》 段成式 段成式 字柯古,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卒于懿宗咸通四年(863)。 段成式作为官宦子弟,青年时期跟随父亲转徙各地,了解了一些风土人情,开拓了生活视野,加之精研苦学,博览了包括官府秘籍在内的大量图书。他以读书为嗜,博闻强记,知识渊博。段成式又和当时的诗人温庭筠、李群玉等结为朋友,往来密切。这对他的诗文创作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段成式曾因父亲的关系,就任秘书省校书郎。他自己说 《佛国记》 沙门释法显 游天竺事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于是遂以弘始二年岁在己亥。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同契至天竺寻求戒律。初发迹长安。度陇至干归国夏坐。夏坐讫前至褥檀国。度养楼山至张掖镇。张掖大乱道路不通。张掖王殷勤遂留为作檀越。于是与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等相遇。欣于同志。便共夏坐。夏坐讫复进到炖煌。有塞东西可八十里。南北四十里。共停一月余日。法显等五人随使先发。复与宝云等别炖煌。太守李浩供给度沙河 上一页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