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120个必背文言文实词及其词性解析

2025-03-24 23:09 浏览次数 24

一、文言文实词的重要性

文言文学习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掌握核心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教育部推荐的120个必背文言文实词涵盖了古代汉语中最常用、最具代表性的词汇,这些词汇不仅出现频率高,而且往往一词多义,掌握它们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二、120个必背实词分类解析(部分示例)

1. 名词类实词

【人】-名词

  • 例:”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 义:人类,人们

【国】-名词

  • 例:”国破山河在”(杜甫《春望》)
  • 义:国家

【日】-名词

  • 例:”吾日三省吾身”(《论语》)
  • 义:太阳,日子

2. 动词类实词

【爱】-动词

  • 例:”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 义:爱护,疼爱

【见】-动词

  • 例:”见贤思齐焉”(《论语》)
  • 义:看见,遇见

【行】-动词

  • 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 义:行走

3. 形容词类实词

【美】-形容词

  • 例:”吾妻之美我者”(《战国策》)
  • 义:美丽,美好

【大】-形容词

  • 例:”大江东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义:与小相对

【安】-形容词

  • 例:”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义:安稳,安定

4. 一词多义实词

【道】

  • 名词义:”任重而道远”(《论语》)-道路
  • 动词义:”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说

【明】

  • 形容词义:”明月几时有”(苏轼《水调歌头》)-明亮
  • 动词义:”明道德之广崇”(司马迁《史记》)-阐明

三、学习建议

  1. 分类记忆法:按照词性将实词分类整理,建立系统的词汇网络。

  2. 语境理解法:通过经典例句记忆实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3. 对比学习法:注意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同一实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差异。

  4. 定期复习:制定复习计划,通过做题巩固记忆效果。

掌握这120个文言文实词及其词性,不仅能帮助高中生应对考试,更能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为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奠定坚实基础。建议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勤查字典,多读经典,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