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频实词解析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掌握核心实词是理解文章的关键。以下是最常出现的50个高频实词:
- 之:代词”他/她/它”;助词”的”;动词”到”
- 其:代词”他的/她的/它的”;副词”大概”
- 而:连词表顺承、转折或修饰
- 以:介词”用、凭借”;连词”因为”
- 于:介词”在、到、比、从”
- 为:动词”做、成为”;介词”被、替”
- 者:代词”…的人/事/物”
- 所:代词”…的东西/事情”
- 乃:副词”于是、才”;代词”你的”
- 则:连词”那么、就”
二、重点虚词梳理
文言虚词虽无实际意义,但对句子结构至关重要:
- 夫:发语词,无实义;或指”那”
- 盖:大概;句首发语词
- 矣:句末语气词,表完成
- 乎:疑问语气词”吗”;介词”于”
- 哉:感叹语气词”啊”
- 焉:兼词”于之”;疑问代词”哪里”
- 耳:限止语气词”罢了”
- 耶/邪:疑问语气词”吗”
- 也:判断或肯定语气词
- 者…也:判断句式”…是…”
三、古今异义词汇
这些词古今意义差异大,需特别注意:
- 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 去:古义”离开”,今义”到”
- 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 卑鄙:古义”地位低下”,今无贬义
-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
-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配偶”
- 无论:古义”不要说”,今义”不管”
- 感激:古义”感动奋发”,今义”感谢”
-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够”
-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区域”
四、通假字汇总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的常见现象:
- 说→悦:高兴
- 反→返:返回
- 见→现:出现
- 要→邀:邀请
- 孰→熟:仔细
- 亡→无:没有
- 被→披:穿着
- 惠→慧:聪明
- 厝→措:放置
- 直→值:价值
五、词类活用示例
文言文词汇常活用为其他词性:
- 名词作动词:
- “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 “沛公军霸上”(军:驻军)
- 名词作状语:
- “吾得兄事之”(兄:像兄长一样)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 形容词作动词:
- “素善留侯张良”(善:交好)
- “不知东方之既白”(白:天亮)
- 使动用法:
-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
- “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
- 意动用法:
- “吾从而师之”(师:以…为师)
- “渔人甚异之”(异:认为…奇怪)
六、备考建议
- 制作词汇卡片,分类记忆
- 结合例句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 多做真题,分析高频词汇
- 建立错题本,记录易混淆词汇
- 定期复习,巩固记忆
掌握这些核心文言词汇,配合适当的语法知识,高考文言文阅读将不再是难题。建议考生在最后冲刺阶段,每天抽出固定时间进行专项复习,定能取得理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