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必背14篇翻译赏析

2025-03-25 13:26 浏览次数 13

经典文言文赏析与翻译

高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14篇必背文言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本文将对这些经典篇目进行简要的翻译与赏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传世佳作。

1. 《论语》选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范吗?

赏析:这段文字体现了孔子对学习、交友和修养的基本态度,语言简洁而内涵丰富,展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

2. 《孟子·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翻译: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就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

赏析:孟子通过生动的比喻,阐述了在面临选择时应以道义为重的价值观,体现了儒家”舍生取义”的高尚品格。

3. 《庄子·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翻译:北海有一种鱼,名字叫鲲。鲲的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它变化为鸟,名字叫鹏。鹏的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时,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赏析:庄子以夸张的想象力和瑰丽的文笔,描绘了逍遥自在的境界,表达了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

4.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翻译: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国无礼,并且怀有二心倾向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南面。

赏析:这段文字记叙了春秋时期一场著名的外交事件,展现了烛之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化解国家危机的智慧。

5.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翻译: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俊美。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

赏析:这篇文章通过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故事,以小见大,劝谏君王广开言路,语言生动,寓意深刻。

6. 《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翻译:项羽的军队在垓下扎营,士兵很少,粮食也吃完了,汉军和诸侯的军队把他们重重包围。夜里听到汉军四面都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就非常吃惊地说:”难道汉军已经完全占领楚地了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啊!”

赏析:司马迁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项羽兵败垓下的悲壮场景,展现了这位英雄末路的凄凉心境。

7.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翻译: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成三国,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赏析:诸葛亮这篇表文情真意切,既表达了对先帝的追思,又陈述了北伐的必要性,展现了一位忠臣的赤诚之心。

8.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

赏析:陶渊明通过描绘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世界,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9.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

赏析:韩愈在这篇文章中强调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论证严密,说理透彻。

10. 《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翻译:六国灭亡,天下统一,蜀地的山林被砍光,阿房宫才得以建成。它覆盖了三百多里地,遮蔽了天空和太阳。从骊山向北构筑,再折向西,一直通到咸阳。

赏析:杜牧通过描绘阿房宫的宏伟壮丽,讽刺了秦王朝的奢侈荒淫,揭示了其迅速灭亡的原因,文辞华丽,寓意深刻。

11.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赏析:范仲淹借岳阳楼重修之事,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情怀,成为千古名篇。

12.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译: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赏析:欧阳修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醉翁亭周围的山水美景,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思想,语言流畅,意境优美。

13.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翻译: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朗诵《诗经》中描写明月的篇章,歌唱《诗经·关雎》中的诗句。

赏析:苏轼通过夜游赤壁的所见所感,探讨了人生与宇宙的哲理,展现了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文采飞扬,意境深远。

14. 《项脊轩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翻译:项脊轩,是原来的南阁子。室内面积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这是已有上百年的老房子,灰尘和泥土常从屋顶漏下,下雨时雨水往下流;每次移动书桌,环顾四周没有可以安放的地方。

赏析:归有光通过对项脊轩的描写,寄托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语言朴实而感情真挚,体现了明代散文的特点。

结语

这14篇高中必背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涵盖了从先秦到明清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通过学习和赏析这些文章,我们不仅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更能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每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值得反复品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