佾舞词语解释 / 佾舞是什麽意思

简体拼音
[yì wǔ]
反义词
近义词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指乐舞。

南朝 梁 何逊 《九日侍宴乐游宴》诗:“羽觞懽湛露,佾舞奏承云。”《文献通考·乐考》:“﹝ 代宗 ﹞又令女伎为佾舞,雄健壮妙,号《孙武顺圣乐》。”《儒林外史》第三七回:“两人领了一班司球的……和六六三十六个佾舞的孩子。”

百科解释

古代乐舞的行列称为“佾”,“八佾舞”即每行八人,共八行六十四人;“六佾舞”即每行六人,共六行三十六人。另外还有“四佾”和“二佾”。佾舞规模视被祭祀者的地位和级别而定,如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士大夫用四佾等等。跳文舞时右手执羽,常用雉尾,左手执籥。以佾舞为代表的韩国释奠大祭是韩国第85号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每年的5月11日孔子祭日(春期释奠大祭)和9月28日孔子诞辰日(秋期释奠大祭)在成均馆和全国各地234个乡校举行,还会表演文庙乐和“文舞”(佾舞的一种)。

更多相关
佾字开头的词语
佾生佾舞生
舞字结尾的词语
丽舞干舞象舞狐步舞僛舞扇舞鼠舞五行舞骞舞鸾骞鹤舞愉舞大观舞大豫舞赵舞霓裳羽衣舞杂舞歌舞率舞拂舞武舞扁担舞健舞肉飞眉舞天魔舞鸾舞

其他词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