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词语解释 / 山西是什麽意思

简体拼音
[shān xī]
反义词
近义词
基本释义

[shanxi province] 中国华北地区的省,简称晋。旧以在太行山以西而得名。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2530万,省会太原。全省处于黄土高原上,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3,铝、铜等亦丰。采煤,采铜、铝、钢铁,电力为该省工业的支柱。晋南为商品粮产区,铁路交通发达,总长有2千多公里

详细释义

山的西坡。

《尔雅·释山》:“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 邵晋涵 正义:“山西暮乃见日,故曰夕阳,山东朝乃见日,故曰朝阳。”

战国 、 秦 、 汉 时称 崤山 、 华山 以西地区。又称 关 西。

《史记·太史公自序》:“ 萧何 填抚 山 西。” 张守节 正义:“谓 华山 之西也。” 宋 苏辙 《六国论》:“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 山西 千里之 秦 ,而不免于灭亡。”

称 太行山 以西 黄河 以东地区。

隋 末置 山 西 河 东黜陟讨捕大使, 元 置 河 东 山西道 宣慰使司, 明 置 山西行中书省 , 清 至今皆为 山西省 。

百科解释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省会太原市。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古长城,与河北、河南、陜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山西行政区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下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级行政单位(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总人口3610.8万(2012年)。辖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4′…

更多相关
山字开头的词语
山馆山阶山神爷山槛山林文学山阴兴山陿山雉山陆山鹊山嵓山市山峁山汉山公酩酊山獭山塬山主山寮山磴山经山沟山脊山窠山鬼
西字结尾的词语
泰东西狗东西欧西泰西东东西西景西陇西归西牙克西文东武西班加西擦西三西魏征西偏西中西广西河西陜西锦西平西泼东西老东西竹西碧牙西

其他词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