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诗人宋之问的笔下,灵隐寺不仅是一处佛教胜地,更是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文化空间。他的诗作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宋之问灵隐寺诗的原文及其译文,让我们一同领略这位唐代才子如何通过文字将自然与心灵融为一体。
【原文】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译文】
雄奇的灵隐山高耸入云,佛殿如同龙宫深藏不露。我站在高楼之上,看着太阳从东海升起,寺庙的大门正对着钱塘江的澎湃潮水。月光下桂花轻落,香气弥漫在空中。攀援着藤萝登上遥远的高塔,用凿空的树木引取远处的清泉。尽管寒霜已降,但花儿依然绽放;虽有冰凌,叶子却还未凋零。早年我就喜欢探寻这些奇异的地方,以此来洗涤内心的喧嚣。等到我进入天台山的道路时,你将会看到我跨过那座石桥的景象。
宋之问的这首诗描绘了灵隐寺的壮丽景色和深远意境,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超凡脱俗、寻求精神解脱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