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其文学成就尤为突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不仅以其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深受人们喜爱,更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白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63年)。他的一生经历了唐代由盛转衰的过程,亲眼目睹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因此,他的诗歌作品常常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反映了广大民众的生活状况和心声。
白居易的诗歌以平易近人著称,他反对当时流行的骈文和艰涩难懂的文风,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诗歌应该贴近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他的这种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诗歌创作外,白居易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曾任翰林学士、刑部侍郎等职,但因直言进谏而多次遭受贬谪。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关怀,通过诗文来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感。
白居易的称号“诗仙”不仅仅是对他文学才华的肯定,更是对他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的赞誉。他的诗歌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