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文学家。他的一生跨越了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年)到唐宣宗大中三年(年),在长达五十余年的文学生涯中,白居易以其独特的文学成就和深远的思想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白居易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自少聪明好学,少年时代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文学天赋。他早年曾在长安游学过一段时间,后来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历任多个官职。在政治上,白居易主张改革,提出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建议,但在复杂的官场环境中,他的理想屡屡受挫。最终,他选择了远离朝政,转而致力于文学创作,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关怀。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早期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如《问刘十九》、《琵琶行》等;晚期作品则更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如《卖炭翁》、《长恨歌》等。白居易的诗歌语言平实易懂,情感真挚动人,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白居易的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琵琶行》以其凄美的旋律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社会黑暗的深刻感慨。《长恨歌》则是一首叙事诗,通过讲述杨贵妃和唐明皇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封建王朝的兴衰和人性的悲欢离合。《卖炭翁》则通过描绘一个老炭夫的艰辛生活,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
除了诗歌创作,白居易还撰写了大量的散文、赋、论说文等,其中《白氏六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书汇集了他的政治见解和治国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白居易不仅是唐代文坛的巨匠,更是一位关心国家民族命运、敢于直言进谏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不朽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