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一生经历简介

2025-07-21 19:08 浏览次数 38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的诗人及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从青年才俊到老年隐退的丰富历程,其诗歌作品广为流传,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与推崇。

白居易出生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的一个小官僚家庭。自幼聪慧过人,7岁时便能赋诗作对。唐德宗贞元年间,他中举入仕,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在唐朝的政治舞台上,白居易以其才华和直谏闻名。他多次直言进谏,不畏权贵,也因此多次遭受贬谪。

在文学创作上,白居易的成就尤为突出。他提倡”文以载道”,反对空洞浮华的文风,主张诗歌应当贴近生活,反映人民疾苦。他的许多诗作如《琵琶行》、《卖炭翁》等,都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现实问题,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这些作品不仅在唐代产生了广泛影响,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经典。

晚年的白居易逐渐淡出政治舞台,选择了隐居生活。他退居洛阳,过起了悠闲的田园生活。在这一时期,他的创作转向更多地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他的《问刘十九》、《夜泊牛渚怀古》等诗篇,展现了他对友情、自然的深厚感情和独到见解。

白居易于846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他的一生虽然充满了起伏,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作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宝库,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白居易用他的笔触书写了一个时代的风貌,更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文人的理想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