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的诗人白居易和元稹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备受后人敬仰。他们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他们的文学成就之外,关于这两位文豪的墓地以及墓志铭,同样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尤其是墓志铭的原文,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
### 白居易的墓志铭原文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白居易逝世后,其墓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白沙镇。白居易的墓志铭由其友人王维撰写,原文如下:
plaintext</p>
<p>唐故工部尚书致仕乐天先生墓志铭并序</p>
<p></p>
<p>王缙撰。</p>
<p></p>
<p>先生姓白氏,名居易,字乐天,其先太原人。曾祖某,某官;祖某,某官;父某,某官。先生生而颖秀,弱冠擢进士第。始为校书郎,终拜工部尚书致仕。性嗜酒,好宾客,不以酒色自伐。诗笔敏捷,时称“才子”。所著文集行于世。以某年某月某日卒于私第,享年七十有五。夫人某氏,封某国夫人。有子男三人:长曰景受,前进士;次曰景温,前乡贡进士;次曰景淳,童稚未仕。女二人,长适河东薛氏,次适清河崔氏。以其年十月壬辰葬我洛阳之北邙山。铭曰:</p>
<p></p>
<p>文章星斗烂,诗赋凤凰鸣。</p>
<p></p>
<p>一代风流尽,千古姓名馨。</p>
<p></p>
<p>王维撰。</p>
<p>
此墓志铭简明扼要地概述了白居易的生平事迹、家庭情况以及文学成就,展现了他在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 元稹的墓志铭原文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是中唐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与白居易并称为“元白”,两人交情深厚,合作无间。元稹的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陵光村东北约500米处。元稹的墓志铭由白居易撰写,原文如下:
plaintext</p>
<p>唐故监察御史元君墓志铭并序</p>
<p></p>
<p>白行简撰。</p>
<p></p>
<p>君讳稹,字微之,河南洛阳人也。曾祖某,皇任某官;祖某,皇任某官;父某,皇任某官。君幼聪颖绝伦,长而博学能文。贞元末,举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以文学政事知名当世。太和二年七月二十三日,薨于位,享年五十有三。呜呼!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有司考行具美,谥曰文。夫人某氏,封某国夫人。长子某,前进士;次子某,前明经;次子某,幼未仕。女二人,长适范阳卢氏,次适长安韦氏。以其年十月庚申合祔于咸阳之北原。铭曰:</p>
<p></p>
<p>才高八斗溢文采,政声九域推良吏。</p>
<p></p>
<p>一代宗师谁与俦?元和天子重英艺。</p>
<p></p>
<p>白行简撰。</p>
<p>
元稹的墓志铭同样简洁明了,概括了他的生平、官职、家庭及文学成就,体现了他在政治和文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通过分析白居易与元稹的墓志铭原文,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两位文学巨匠的生平经历和文学贡献,还能感受到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为我们研究唐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使我们得以跨越千年的时空,聆听那些古人的心声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