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字乐天,号醉吟先生

2025-06-29 15:50 浏览次数 20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为“诗史”。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语言浅显易懂,深受民众喜爱。白居易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正是这些经历,使他的诗歌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一、生平简介

白居易出生于唐朝的一个文学世家,自幼聪明好学,才华横溢。他在唐德宗贞元年间考中进士,历任左拾遗、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然而,在唐穆宗时期,因政治斗争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又被贬往潮州、杭州等地。晚年回京后,官至太子少傅,封楚国公。

二、诗歌创作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以咏物写景为主,中期关注社会现实,晚期抒发个人情怀。他的诗歌风格朴实自然,语言通俗,富有生活气息。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问刘十九》等。

1. 咏物写景:《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早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草原景色的描绘,表达了离别之情。诗句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形象地描绘了草原的生命力,寓意着生命的坚韧不拔。

2. 关注社会现实:《琵琶行》是白居易中期的代表作,通过一个琵琶女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诗句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生动地表现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内心的痛苦。

3. 抒发个人情怀:《长恨歌》是白居易晚期的代表作,讲述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悲欢离合,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句如“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一段凄美的爱情传说。

三、艺术成就

白居易的诗歌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既有豪放奔放的气势,又有细腻温婉的情感;既有深沉厚重的历史底蕴,又有贴近生活的民间色彩。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富有音乐性,深受民众喜爱。白居易被誉为“诗魔”,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白居易是一位具有卓越才华和广泛影响力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正如他自己所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的诗歌正是这样一部充满时代气息的作品,值得我们去品味、研究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