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生平资料简介

2025-06-29 15:56 浏览次数 17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出生于一个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祖辈曾有人担任过朝廷要职。少年时期,杜甫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文学天赋,他的诗才广受当时文人的赞誉。

唐玄宗开元年间,杜甫曾短暂地得到过进士的荣誉,但由于政治原因未能在朝中任职。此后,他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活。安史之乱爆发时,杜甫身在洛阳,亲历了这场动乱给民众带来的巨大灾难,这也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战乱期间,杜甫一家颠沛流离,他目睹了无数百姓的疾苦和死亡,这些经历让他的创作更加贴近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他在流亡过程中创作的《春望》、《三别》等作品,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晚年的杜甫定居成都,生活相对安定,但仍心系天下事。他的诗作在这一时期达到了艺术上的高峰,其中《登高》、《蜀相》等作品更是流传千古,被后人誉为“诗史”。

杜甫的诗歌以其深沉、雄浑的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而著称。他关注民生疾苦,抨击时弊,展现了一位真正诗人的良知和责任感。在中国文学史上,杜甫被誉为“诗圣”,其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