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唐代伟大的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其生平资料丰富而深刻。公元712年,杜甫诞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文学世家。他自幼聪慧过人,七岁能诗,十五岁便已文采斐然。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十九岁的杜甫首次参加科举考试,未能中第。此后,尽管多次尝试,均未成功,但这并未阻挡他对诗歌的执着追求。
安史之乱期间,杜甫的生活陷入颠沛流离之中,他的诗歌创作却因此更加深沉,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代表作《春望》《北征》等,展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晚年,杜甫漂泊西南,最终病逝于湖南岳阳的一条船上,享年五十九岁。
是诗歌创作的一生,也是关注民生、忧国忧民的一生。他的诗歌以沉郁顿挫的风格,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被誉为“诗史”。杜甫不仅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