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唐代著名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他是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并称为“李杜”,被后人尊为“诗圣”。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杜甫的生平事迹。
一、早年生活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一个官僚家庭。他的父亲杜闲曾做过兖州司马,祖父杜审言是初唐四杰之一。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杜甫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聪颖好学,博闻强识,尤其擅长诗歌创作。
二、科举之路
杜甫年轻时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公元735年,他终于在长安的一次科举考试中取得了进士及第的资格。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腐败和家族衰落,杜甫并未得到实职,只得在长安过着漂泊的生活。
三、战乱流离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他曾一度被叛军俘虏,后来逃脱,投奔了唐朝名将王思礼。在王思礼的庇护下,杜甫得以继续从事诗歌创作。然而,随着战争的持续,他的家乡被毁,亲友离散,生活更加艰难。
四、晚年生活
公元761年,杜甫离开了四川,来到了湖北的荆州。在这里,他结识了许多文人雅士,共同品评诗文,度过了一段相对安定的时光。然而,好景不长,公元768年,杜甫再次踏上了漂泊之路,先后辗转于湖南、广东等地。
公元770年,杜甫病逝于岳阳楼附近,享年59岁。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他始终坚守着对诗歌的热爱,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诗篇,成为后世传颂千古的伟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