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生平经历时间轴

2025-05-13 20:27 浏览次数 15

杜甫,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一生坎坷,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其诗作多反映了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疾苦,因此被誉为“诗史”。本文将以时间轴的形式,简述杜甫的生平及其重要经历。

712年 诞生:

杜甫于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2年)出生于河南巩县的一个官宦家庭,自幼聪慧,喜爱文学。

740年代 青年时期:

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0年左右),杜甫开始游历四方,寻求仕途机会。期间创作了《登幽州台歌》等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

748年 应举落第:

杜甫参加科举考试,但不幸落榜。此后,他的家境逐渐衰落,生活陷入困境。

755年 安史之乱:

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唐朝陷入动荡之中。杜甫被俘至长安,亲眼目睹了战乱带来的灾难,这一时期的经历让他的创作更加深刻。

756年 逃难成都:

杜甫逃离长安,辗转来到四川成都,在那里建起了草堂,开始了相对安定的生活。这段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如《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

763年 归京复职:

安史之乱平息后,杜甫回到长安,被任命为左拾遗,但因政局动荡,他的官职并不稳定。

765年 辞官归隐:

由于对朝廷失望,杜甫辞去官职,离开长安。他再次踏上流离失所的道路,最终定居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在那里度过余生。

770年 逝世:

唐代宗永泰二年(公元770年),杜甫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九岁。他的遗体被葬在当时的夔州白帝城下。

杜甫的一生经历了唐朝由鼎盛到衰落的巨大转变,他的诗歌作品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风云,更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他的诗作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