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文赋,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流传极广的词篇,它描绘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以下是《水调歌头》的全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诗以月亮为引,抒发了词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首两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即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哲学思考。接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时间流转的困惑与追问。
诗中还表现了苏轼特有的超脱和豁达的人生态度,“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一句既表达了他想要摆脱尘世束缚的愿望,也透露出对未知世界的畏惧和犹豫。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则是诗人自我安慰的写照,他最终选择留在人世间享受生活的乐趣。而“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则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宁静夜晚,引发了对离别的思念。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是苏轼的美好祝愿,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不论距离远近,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和美好。整首词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深刻的哲理内涵,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