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025-07-05 03:13 浏览次数 14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清照以其独特的才情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词坛上的一位杰出女性代表。她的词作多以抒发个人的情感体验为主,风格清新婉约,充满了女性的细腻与深情。在她的众多作品中,有一首诗因其俏皮的笔调和生动的描绘而尤为引人注目,那便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在晚年回忆往昔快乐时光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的景象,诗人与朋友们在溪边的亭子里饮酒作乐,直到太阳落山,天色渐暗。然而,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当夜幕降临时,他们不得不依依不舍地离开这个地方。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欢乐和今日的寂寞,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诗中的“常记溪亭日暮”一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宁静而又温馨的场景。这里的“常记”二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那段美好记忆的深刻印象,也透露出她对过去时光的无限留恋。而“溪亭日暮”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它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接下来的诗句“沉醉不知归路”,则以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当时的愉悦心情。在这里,“沉醉”不仅是对美酒的描述,更是对那种无忧无虑、尽情享受生活乐趣的状态的形象描绘。而“不知归路”则是对这种状态的一种夸张表达,意味着诗人完全沉浸在当时的氛围中,以至于忘记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最后两句“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则将整个场景推向了高潮。这里的“藕花深处”是对前面“溪亭”环境的进一步细化,同时也是对那个夏日傍晚景象的生动补充。而“争渡”一词,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急于过河的情景,既有紧张刺激的感觉,又不失幽默趣味。最后的“惊起一滩鸥鹭”,则是对这一系列活动的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使得整个画面变得生动起来,充满了动感。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艺术魅力的小词。它以轻松的语言和俏皮的笔调,展现了一个普通而又美好的夏日傍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清照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体现了她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