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其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被誉为“词中之冠”,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她的许多作品流传至今,其中不乏经典之作,而《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就是她众多佳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全文如下: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性在春夜醒来后的心情变化,以及她与侍女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开篇即以“昨夜雨疏风骤”勾勒出一幅春夜风雨交加的景象,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不安和动荡。接着“浓睡不消残酒”,透露出她试图通过饮酒来麻痹自己的情感,然而酒精并未完全带走她的烦恼。
下阕中的“试问卷帘人”,表现出主人公对外界变化的好奇和关注,而侍女的回答“却道海棠依旧”则带有一种平淡无奇的平静。这时,主人公用反问的方式,连续两次提问:“知否?知否?”这不仅是对侍女的质疑,也是对自己的反思——是否真的理解了眼前的景象和自己的心境。最后的“应是绿肥红瘦”则是对春天景象的一种哲理性概括,意味着春天即将过去,绿叶茂盛而红花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
李清照的这首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情感细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它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佳作,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在今天,当我们再次吟诵这首词时,仍能感受到那份超越时空的美好与哀愁,这也是李清照诗词能够历久弥新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