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被后人誉为“诗佛”。他出生于唐朝贞观四年(公元701年)的二月二十八日,是山西太原祁县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文学成就,也有政治生涯的波折。
王维自幼聪慧,少年时即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他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年左右)进入太学读书,不久后便以诗文才华崭露头角,受到当时文坛的重视。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王维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王维在官场上历任多个职务,包括右拾遗、监察御史、尚书左司郎中等职。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因直言进谏而多次被贬谪。最为人所知的是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王维被叛军俘虏,被迫在洛阳伪官。尽管他在叛乱平定后被赦免,但这段经历给他的心灵带来了深刻的创伤。
在文学创作方面,王维的成就尤为突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他的许多诗篇如《辋川别业》、《山居秋暝》等,都被后世传颂不衰。除了诗歌,王维还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尤其擅长山水画。他的画作同样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与他的诗歌相得益彰。
王维晚年选择隐居,他在长安郊外的辋川别墅中度过了余生,专心于文学和绘画创作。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八月,王维病逝,享年六十岁。他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他的艺术成就和精神遗产却永远留在了中华文化的宝库中。
王维的生平和创作,不仅反映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和多样性,也展现了个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坚持和追求。他的作品至今仍然影响着无数读者和艺术爱好者,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