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诃居士、摩诘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画家,也是佛教徒,被誉为“诗佛”。他出生在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一个官宦世家。王维自幼聪颖过人,文学和绘画才华横溢,少年时期便以诗文著称。
王维在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他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等职,后因政治斗争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安史之乱期间,他被迫接受伪职,但在战乱平定后,他选择隐居于辋川别业,潜心创作诗文和绘画,成为隐士。
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王维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诗作闻名于世,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他的诗作题材广泛,包括山水田园、边塞风光、友情送别、咏史怀古等,其中尤以山水田园诗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相思》、《山居秋暝》、《鹿柴》等。
除了诗歌成就外,王维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他擅长山水画,被誉为“南宗山水画之祖”。他的画作追求神似而非形似,注重表现自然景物的神韵和诗意。苏轼曾评价其画作:“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一生充满了起伏波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他的诗歌和画作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