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艺术魅力的长篇叙事诗,它通过讲述一位乐师的悲惨遭遇,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赞赏和研究。
## 《琵琶行》全文:
琵琶起武陵头,一曲新词酒一杯。
苦心人、天不负,百二秦关终属楚。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江州司马青衫湿,宣城太守知不知?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诗歌赏析:
《琵琶行》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一韵,采用对偶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第一段“琵琶起武陵头”,以琵琶音乐的起始点引出了故事的背景,同时也暗示了故事的悲剧色彩。第二段通过对乐师的同情,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下层人民苦难的同情。接着,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人物内心的哀伤与无奈。
第三段则通过乐师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的变化,展现了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和命运的起伏。最后一段“行路难”反复出现三次,强调了人生道路的艰难与坎坷,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则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命运的不屈挑战。
《琵琶行》不仅仅是一首关于个人遭遇的诗,更是一首反映社会矛盾和时代精神的作品。通过对乐师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安排,白居易成功地传达了他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使这首诗成为千古传唱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