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望岳》诗歌赏析

2025-10-03 04:48 浏览次数 29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中,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杜甫,字子美,他的诗作以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精湛的艺术形式著称于世。《望岳》是杜甫创作的一首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怀以及个人的壮志未酬。

《望岳》原文如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通过对泰山(即岱宗)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和高远志向。首句“岱宗夫如何?”即问泰山之伟大如何,表现了诗人对泰山的敬畏之情。接着“齐鲁青未了”说明泰山横跨齐鲁两地,其山脉连绵不绝,绿色覆盖着这片大地。这一句展现了泰山的壮观景色和辽阔的地理范围。

第二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泰山自然景观的神奇秀丽,同时指出了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这里的“钟神秀”指的是大自然的神妙造化,而“阴阳割昏晓”则形象地描述了日夜更替的景象。

第三联“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通过“荡胸”形容云海翻腾,心胸开阔;“决眦”形容目光犀利,能够洞察远方。这里,作者以超然的视角观察世界,表达了超越世俗、追求高远境界的志向。

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诗人立志要登临泰山之巅,俯瞰群山的决心和抱负,也隐喻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和人生目标的追求。

《望岳》不仅是对泰山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和理想的表达。通过对泰山的描写,杜甫传达出自己的雄心壮志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雄浑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