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饮酒》诗,是东晋文学家、诗人和隐士陶潜(字渊明)创作的一组五首诗歌。这些诗作表达了作者归隐田园后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其中第五首尤为著名。《饮酒其五》原文如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淡泊的意境,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开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即表明了诗人虽身处人间,却能超脱世俗喧嚣,保持内心的宁静。接着,“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进一步阐释了达到这种境界的原因——心灵的超然和地理上的隔绝。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画面,诗人在自家的东篱下采摘菊花,抬头便能看到遥远的南山,这一细节生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则描绘了夕阳下的美好景色和鸟儿归巢的情景,增添了一份温馨和谐的气息。
最后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认同和感悟,认为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意义,但当试图用言语表达时,却发现言辞已无法完全传达这份感受。这既是对诗意的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超脱物质世界、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饮酒其五》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的诗篇,更是陶渊明人生观和价值取向的真实写照,它传递出一种超越时代的文化内涵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