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秋思原文及译文

2025-10-26 01:51 浏览次数 40

陆游,这位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爱国诗人,以其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作品不仅情感真挚,而且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尤其是他的《秋思》一诗,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下面是一篇关于陆游《秋思》原文及译文的文章:

### 陆游《秋思》原文及译文赏析

#### 原文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 译文

人生在世,追求名利的欲望如同千万头烈火般凶猛的牛,驱使着人们不断前行;而我则像江湖上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漂泊不定,随遇而安。漫长的白昼就像一年那么难熬,只有清闲下来才能真切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即便面对天大的事情,我也常常借酒消愁,一醉方休。远处传来阵阵捣衣声,直到深夜还在响个不停,那是月亮下的深巷里传出的寂寞与凄凉;庭院中的梧桐树开始凋零,落叶飘飞,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故乡的秋天。想要放眼远眺,却苦于没有高处可供登临,哪里能找到那像三国时陈登所筑的百尺高楼呢?

#### 赏析

陆游的《秋思》不仅是一首描绘季节变迁的诗篇,也是一幅深刻反映诗人内心世界的情感画卷。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个人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

- 首联:诗的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勾勒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利欲驱人万火牛”形象地比喻了世俗之人被名利所驱,如同被千万头烈牛牵引,盲目而狂热;“江湖浪迹一沙鸥”则自喻为自由翱翔于江湖之上的沙鸥,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纷扰、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社会的普遍现象,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的渴望。

- 颔联: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独特感受。“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通过夸张的手法,将日常的闲散与重大的事件并置,表达了即使在看似漫长无聊的日子里,也能体会到岁月的厚重;而面对再大的挑战或烦恼,诗人选择以酒浇愁,暂时忘却尘世烦忧,体现了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

- 颈联:转入对具体景物的描写,“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月光下,深巷中传来的砧杵声,伴随着井边梧桐叶的飘落,营造出一种既寂寥又温馨的氛围,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这里,自然景物与人文活动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怀旧色彩的画面。

- 尾联: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无奈。“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诗人希望登高望远,以开阔的视野来审视这个世界,但现实中却难以找到足够高的楼台来实现这一愿望。这里的“元龙百尺楼”既是对历史人物陈登(元龙)高风亮节的致敬,也寓意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现实的遗憾。这句话蕴含了对人生高度、视野广度以及精神境界提升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和不甘。

陆游这首《秋思》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艺术世界。它不仅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以其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性,将秋天的自然景观与人的精神世界完美融合,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学价值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