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和感受,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
诗中首句“春眠不觉晓”写出了春天早晨的特点,人们还在梦中,天已经亮了。这里的“春眠”,不仅指春天的困意,也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接着的“处处闻啼鸟”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早晨鸟儿欢快鸣叫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通过描绘昨夜的风雨声和花瓣的飘落,表现了春天的短暂和易逝。这里的“花落”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寓含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早晨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这首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也是孟浩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