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其父亲柳公绰是唐玄宗时的名臣,历任多个要职,母亲出身书香世家,对柳宗元的教育和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幼年时期的柳宗元便显示出过人的才华和学识,他自幼饱读诗书,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在唐德宗贞元年间中举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柳宗元在政治上主张改革,反对当时的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他曾多次上疏直陈时政,因此也遭到了权贵的排挤和打压。
柳被贬为柳州司马后,他的思想和创作达到了高峰。在政治失意的同时,他将更多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和哲学思考之中。他的散文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尤其擅长写山水游记和寓言故事,代表作有《江雪》、《溪居》等,展现了他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除了文学成就,柳宗元还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在儒学思想的基础上,融入了道家和佛家的哲学观点,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认为人性本善,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极大。
晚年的柳宗元因病逝世,享年四十七岁。他的一生虽然坎坷多艰,但在文学和哲学上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对中国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柳宗元的人生和他的作品一样,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人文精神,至今仍被后人传颂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