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的代表作10首古诗

2025-07-11 01:42 浏览次数 14

岑参(约715年-770年),字仲翔,唐朝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被后人称为“边塞诗派”的代表之一。他的代表作包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十首古诗,这些诗歌不仅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情感的深切关注。

第一首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壮丽的雪景和离别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中写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的寒冷和荒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第二首是《碛中作》,这首诗描写了沙漠中的艰苦生活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写到:“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这句诗通过对比战争与宁静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第三首是《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这首诗歌颂了英勇善战的将士们,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佩和祝福。诗中写到:“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战士们整夜不眠的艰辛和紧张的战斗气氛。

第四首是《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这首诗以奔放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描绘了边疆地区的壮丽景色和战士们的英勇形象。诗中写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边疆地区的辽阔和壮美。

第五首是《凉州词二首·其一》,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调和豪迈的情感表达了对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期望。诗中写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句诗通过对历史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期待。

第六首是《凉州词二首·其二》,这首诗以激昂的情绪和豪迈的语言表达了对战士们的赞颂和对敌人的蔑视。诗中写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句诗通过对宴席上欢乐场景的描写,展示了战士们的豪情壮志和对胜利的信心。

第七首是《古从军行》,这首诗以深情厚意的语言表达了对战士们离家出征的痛苦和对家人的思念。诗中写到:“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通过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己心情的抒发,展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

第八首是《逢入京使》,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使者的欢迎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中写到:“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这句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己的感慨,展示了作者对家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第九首是《戏问花门酒家翁》,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描写了一个酒家老板的生活场景和性格特点。诗中写到:“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这句诗通过对酒家老板生活的描写和自己的感受,展示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第十首是《寄左省杜拾遗》,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诗中写到:“花门楼前见秋草,白发悲来谁为扫?”这句诗通过对朋友离去后留下的空寂景象的描述和自己的心情抒发,展示了作者对友情的珍惜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岑参的这十首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们不仅展现了岑参个人的艺术才华和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无论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还是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些诗歌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