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的诗意与注音解读

2025-07-11 02:20 浏览次数 20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是一首充满画意和哲理的佳作。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蕴含了作者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诗中词汇的正确发音进行注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 全诗内容及注音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 晨起动征铎(chén qǐ dòng zhēng duó): 清晨起床,准备远行。征铎:古代出征或远行时用来召集士兵的铃铛。

2. 客行悲故乡(kè xíng bēi gù xiāng): 作为游子,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悲伤。

3. 鸡声茅店月(jī shēng máo diàn yuè): 茅店里传来的鸡鸣声,映照在月光下。

4. 人迹板桥霜(rén jì bǎn qiáo shuāng): 人的足迹留在覆盖着冰霜的木板桥上。

5. 槲叶落山路(hú yè luò shān lù): 槲树的叶子飘落在山路上。

6. 枳花明驿墙(zhǐ huā míng yì qiáng): 开满枳花的驿站墙壁显得分外明亮。

7. 因思杜陵梦(yīn sī dù líng mèng): 因此想起了杜陵的梦境。杜陵: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这里指代故乡。

8. 凫雁满回塘(fú yàn mǎn huí táng): 野鸭和大雁在回环的池塘中飞来飞去。

## 诗意解析

整首诗通过描写商山早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联“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直接点出主题,诗人早起听到铃声,意识到又要踏上征程,心中不免涌起对故乡的思念。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通过具体的细节描绘出一幅清冷的早行图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感。颈联“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则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尾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则将思绪引向故乡的梦境,凫雁在回塘中的自由自在,反衬出诗人漂泊他乡的无奈和对自由的向往。

《商山早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更是一首抒发内心情感的佳作。通过正确的注音和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