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约812年-约870年),原名岐,字飞卿,唐代著名词人,是“花间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早年丧父,家道中落,但凭借其过人才华和勤奋好学,成为唐末文坛上一位杰出的诗人和词人。
温庭筠自幼聪颖过人,对诗歌和音乐有极高的天赋。他在唐宣宗时期开始崭露头角,以诗才被当时文士所推崇。他的词风绮丽细腻,多描写男女之情、离别之苦,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流畅,被誉为“温李”(指温庭筠与李商隐)之一。他的《花间集》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词集,对后世影响深远。
温庭筠不仅在诗词创作上有着非凡的成就,他还精通音律,擅长演奏多种乐器,尤其以琵琶见长。他曾任职于朝中,但由于性情孤傲,不善于迎合权贵,因此仕途并不顺遂。晚年他逐渐远离官场,专心于文学创作和艺术修养。
温庭筠的词作在当时就广为流传,受到人们的热爱和赞誉。他的词风独特,既继承了传统文人词的典雅精致,又融入了民间歌谣的通俗生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许多作品如《菩萨蛮》、《梦江南》等至今仍被传唱不衰。
温庭筠是一位才华横溢、情感丰富的词人,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生涯虽然经历了起伏,但他的艺术成就却是永恒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