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的诗句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是写给谁的

2025-08-02 22:48 浏览次数 9

唐代诗人刘长卿,字文房,一生坎坷,仕途多舛。他的诗歌以五言为主,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寄寓深沉的情感,被后人誉为“五言长城”。在刘长卿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中,有一句特别引人深思:“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这句诗出自《送李中丞之襄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友人未来命运的担忧和祝福。

### 一、背景解析:逐臣远行

这首诗作于公元781年左右,当时刘长卿正担任鄂岳转运留后,负责监督和管理漕运事务。他的朋友李中丞因某种原因即将离开京城,前往襄州(今湖北襄阳一带)赴任。在古代,官员被贬谪或调离京城往往被视为失宠或遭遇不幸,因此这样的离别总是充满了悲凉和无奈。

### 二、诗句解读:深情厚谊

“谁怜此别悲欢异”,开篇即设问,既是自问也是问天问地,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深切同情。这里的“悲”与“欢”对比鲜明,暗示了离别背后各自复杂的情感体验——对友人而言可能是仕途上的失落与不安,而作为送行者,刘长卿则满怀不舍之情。

“万里青山送逐臣”,这一句将视角转向壮阔的自然景象,用“万里青山”象征旅途的遥远和艰难,同时也暗含了自然界对人间情感的见证与陪伴。“逐臣”一词,直接点明了友人的身份——一位被朝廷外放的官员,即“逐臣”。在这里,青山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成为了寄托哀思、传达友谊的媒介,仿佛连绵不绝的山峦在默默守护着这位远行的友人。

### 三、赠别深意:慰藉与鼓励

通过这句诗,刘长卿不仅表达了对朋友境遇的同情和对其未来路途的关切,还隐含了一种慰藉的力量。他用大自然的恒久与壮美来对比人生的短暂与变幻,似乎在提醒李中丞,即使面临困境,也应保持豁达的心态,因为还有如青山般永恒的友情和支持。同时,这也是对友人的一种鼓励,希望他能在新的岗位上重振旗鼓,不负此行。

“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这句诗,是刘长卿对即将远行的李中丞深情的告白,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也展现了诗人超脱的胸襟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期望。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诗句不仅记录了个人的情感,也映射出了那个时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