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诗两首》

2025-08-02 22:48 浏览次数 10

唐代诗人刘长卿,字文房,以五言律诗见长,其诗作风格清雅脱俗,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在刘长卿的众多诗篇中,有两首脍炙人口的作品特别值得细细品味和分析,分别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与《送方外上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幽美的冬夜图景: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此诗通过寥寥数语描绘出了深山中的孤寂与宁静,以及旅人夜晚投宿于此的情境。”日暮苍山远”,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空间的背景,日落时分,远山苍茫,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天寒白屋贫”则用简洁的语言刻画了山居的简陋与寒冷。”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两句,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中,犬吠声与夜归人的身影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有情致。

另一首《送方外上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这首诗以自然界中“孤云”与“野鹤”为喻,形容方外上人的超然脱俗和不羁个性。”岂向人间住”表达了对方外上人不随波逐流、保持独立人格的赞赏。末两句则是对友人的一种忠告或提醒,不要因为世俗的目光而改变自己的选择,即使沃洲山(指名胜之地)为人所知,也不应受时人之影响。

这两首诗不仅体现了刘长卿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洞察。无论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的静谧之美,还是《送方外上人》中的超逸之风,都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跨越时空的魅力,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