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小传文言文翻译注释

2025-08-02 22:50 浏览次数 19

李长吉,字长吉,唐宗室郑王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宿构,自目为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课程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韩愈为作讳辩,贺卒不就举。比入潞州张彻推官,益狎侠邪,驰骋出满眼,略无羁检。时辈忌其才,诋排交起。贺虽凄感哀愤,涂穷创造力,不复聊赖。年二十七,官城长告,病胁下喘,母与之医前问疾,贺不愿见,母谕使去,贺曰:“我岂祈于活邪?当求死所耳!”数日卒,年二十七。与游者权璩、杨敬之、王恭清晨、常愿交善。所着歌诗二百三十余篇,乐府数十篇。

字长吉,唐朝皇室的后裔,是郑王的后代。他七岁时就能写文章,韩愈和皇甫阅开始时并不相信这一点。他们去了李贺家,让李贺写诗,李贺拿起笔来立刻写下了一首像已经构思了很久一样的好诗,他自己把它命名为《高轩过》,韩愈和皇甫阅非常惊讶。从那以后,李贺就出了名。他的身材瘦小,双眉相连,手指细长,能够勤奋地写诗和快速地书写。每天早晨太阳出来的时候,他就骑着一匹瘦弱的马,带着一个小仆人,背着一个装着古书锦袋,一有灵感就把诗句写下来放进袋子里。他从没有先想好题材再写诗的习惯,就像其他人按照固定的计划写作一样。到晚上回家后,他会整理并完成这些诗稿。除非是在醉酒或者参加葬礼的情况下,他的生活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他很少关心其他的事情。他的母亲派女仆查看他的袋子里写了什么,看到里面有很多诗句,就会生气地说:“这个孩子要把心血都呕出来才罢休呢。”因为他的父亲名叫李晋肃,所以李贺不愿意参加科举考试。韩愈为他写了一篇辩解的文章,但李贺最终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后来他成为了潞州的张彻推官,变得更加放纵不羁,到处游荡无度,没有任何约束。当时的人因为他的才华而嫉妒他,纷纷诋毁和排挤他。尽管李贺感到非常痛苦和愤怒,但他的创作力并未因此而减弱。在他27岁那年,他在昌谷县担任官员期间生病去世了,死因是胸膜炎导致的呼吸困难。他的母亲请医生来看病时问他是否愿意见医生,李贺不愿意见医生。他的母亲劝他说:“我并不是希望你能活下去吗?你是在寻找死亡的地方啊!”几天后他就去世了,享年27岁。与他交往密切的朋友有权璩、杨敬之、王恭清晨和常愿交等人。他留下了230多首诗歌和数十首乐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