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天地间有奇才者,或隐于山林,或显于朝野。唐之李贺,其才也高,其命也短,生平多坎坷,然诗名垂千古。今撰其小传,以记其不凡之生涯。
李贺,字长吉,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河南福昌人也。自幼聪颖过人,七岁能诗,十岁即有声名于乡里。及长,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尤以乐府见称。其诗想象丰富,语言瑰丽,多涉神仙鬼怪之事,意境深远,令人叹为观止。
然贺生不逢时,家贫而志大,屡试不第,仕途坎坷。尝作《马诗》二十四首,借马喻己,抒发怀才不遇之愤懑。又著《金铜仙人辞汉歌》,写金铜仙人离汉宫之悲凉,实寓自身漂泊无依之感。其诗虽多哀怨,然亦不乏壮怀激烈之作,如《南园十三首》等,皆表现其豪迈之情。
贺之生活困顿,常借酒消愁。然酒入愁肠,化作诗中之泪。其诗多饮酒之作,如《将进酒》、《秦王饮酒》等,皆以酒为题,抒发胸中不平之气。然贺非贪杯之徒,其饮酒乃为解忧耳。
贺之诗名远播,当时文人多与之交游。杜牧、王勃等皆重其才,与之唱和。然贺生性孤僻,不善交际,故虽名重一时,而知音寥寥。晚年疾病缠身,家境益贫,然仍笔耕不辍,以诗自慰。卒年仅二十七岁,可谓英年早逝矣。
贺之死后,其诗稿散佚甚多。后经亲友搜集整理,得诗二百余首。其诗风独特,开晚唐诗坛新风气之先河。后人评其诗曰:“长吉体”,以示与众不凡。贺之诗虽多悲愤之作,然亦有豪放激昂之篇,如《雁门太守行》等,皆可见其胸怀壮志。
李贺虽生不逢时,然其才情出众,诗名永垂不朽。其生平遭遇虽多不幸,然其诗作却流传千古,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后人读其诗,当思其人,感其才情之高妙,叹其命运之多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