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有一颗闪烁着异彩的星辰,他就是被称为“诗鬼”的李贺。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深邃的内涵,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雁门太守行》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时事的关注和对社会矛盾的深刻洞察。为了帮助现代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本文提供了《雁门太守行》的注音版,并简要分析了其内容和艺术特色。
##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huī),甲光向日金鳞开(kāi)。
角声满天秋色里(lǐ),塞上燕脂凝夜紫(zǐ)。
半卷红旗临易水(shuǐ),霜重鼓寒声不起(qǐ)。
报君黄金台上意(yì),提携玉龙为君死(sǐ)。
### 分析:
1. 黑云压城城欲摧:这里的“黑云压城”形容战争的氛围十分紧张,如同乌云密布般压抑;“城欲摧”则形象地表达了城池面临巨大压力的危机感。
2. 甲光向日金鳞开:“甲光向日”描绘出士兵们铠甲在阳光下反射的光芒,“金鳞开”形容阳光下铠甲闪耀,如同鱼鳞一般,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军容之盛。
3. 角声满天秋色里:这句通过“角声满天”描绘出战前的紧张气氛,而“秋色里”则是背景的描写,秋天常常与萧条、萧瑟联系在一起,这里也预示着战事的严峻。
4. 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此处比喻晚霞;“凝夜紫”则形容晚霞凝聚成紫色的夜空,美而悲凉,暗示了战场的残酷和士兵的牺牲。
5. 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红旗”指战旗半展,象征着战事的紧急;“临易水”则是地点的指定,易水是古代著名的渡口,历史上多次成为战争的舞台。
6. 霜重鼓寒声不起:这句通过“霜重鼓寒”描绘出寒冷的天气对士气的影响,“声不起”意味着战鼓之声难以振奋人心,反映了战场上士气的低迷。
7. 报君黄金台上意:“黄金台”是古代帝王用来赏赐功臣的高台,“报君黄金台上意”表达了将领誓死效忠君王的决心。
8. 提携玉龙为君死:“玉龙”通常指的是宝剑,这里代指武器;“提携玉龙为君死”意味着手持武器,誓为君主而死,表现了忠贞不渝的精神。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不仅是一首展现边塞风光、歌颂将士英勇的诗歌,更蕴含了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注音和简单分析,希望能让更多的读者领略到李贺诗歌的魅力,以及他对历史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