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七步成诗是哪首诗

2025-07-11 02:46 浏览次数 13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有许多传奇人物和令人惊叹的才情故事。其中,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尤为著名,它不仅展现了这位建安七子之一非凡的文学才华,更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段佳话。那么,曹植在所谓的“七步”之内究竟作的是那一首诗呢?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政治家,是著名的战国政治家曹操的第三个儿子,也是曹丕的弟弟。他天赋异禀,文采飞扬,被誉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创作广泛涵盖了乐府、赋、铭、表等多种体裁,情感真挚且辞藻华美,尤其擅长抒情小赋。然而,在曹植的一生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他在极端压力下的即兴创作才能。

据《三国志》记载,曹植与兄长曹丕争宠失败后,被曹丕贬为陈思王,并限制其自由。一次,曹丕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对他施以极刑。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曹植不但没有退缩,反而在限定的步伐内吟出了流传千古的名篇《白马篇》:

>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简短的几句诗,不仅展示了曹植超凡的即兴创作能力,而且充满了悲壮之美。诗中以白马喻志士,以金羁比忠节,通过描绘一个仗剑走天涯的游侠形象,隐喻了诗人自己坎坷的人生遭遇和不屈的精神境界。这首诗不仅成就了曹植“七步之才”的美誉,也反映了他深沉的文学素养和对命运的抗争态度。

曹植的“七步成诗”不仅是一次文学创作上的奇迹,更是他智慧和勇气的象征。尽管最终未能改变他的命运,但曹植留下的文学遗产和他那种不畏强权、坚持自我表达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后来者。至今,每当提到曹植和他的“七步成诗”,人们总会想起那个才华横溢却又命运多舛的文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