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拼音

2025-08-02 23:39 浏览次数 19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唐代诗歌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其中不乏描绘自然美景与诗人情感交织的佳作。今天,我们就来聚焦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篇——《商山早行》。这首诗由晚唐诗人温庭筠所作,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 一、诗人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870年),原名岐,字飞卿,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也是花间派的开创者之一。他一生坎坷,仕途多舛,但文学才华横溢,其作品情感细腻,语言精美,尤其擅长以景物寄情,表达了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感悟。

### 二、《商山早行》赏析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三、逐句解析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清晨,随着清脆的马铃声响起,旅人踏上了征途。这简单的铃声,却勾起了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远离故土,心中的哀愁难以言表。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天刚蒙蒙亮,村头的鸡鸣划破了寂静,茅草旅店还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诗人行走在覆盖着白霜的木板桥上,留下一串串孤独的脚印,这一幕显得格外凄清,令人感慨万千。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只见槲树的叶子随风飘落,点缀在曲折的小径上;而枳树则在驿站旁绽放出明亮的花朵,给这寂寥的旅途带来了一丝生机与希望。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此情此景,让诗人不禁想起了梦中的长安杜陵,那里曾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在他的梦境里,家乡的池塘中满是嬉戏的野鸭和大雁,那份宁静与和谐,与眼前孤旅的艰辛形成了鲜明对比,更添几分乡愁。

### 四、情感深掘

《商山早行》不仅是一次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一次流露。通过对旅途中细微景物的刻画,温庭筠将游子的孤独、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旅途的哲思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幅生动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诗中的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 五、结语

《商山早行》以其精炼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跨越千年的时光,依然触动着现代人的心弦。它不仅仅是一首关于旅行的诗,更是一次心灵的远行,引导我们在忙碌与喧嚣之中,不忘回望来时的路,珍惜身边的景致,感受生命的温度。温庭筠通过这首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反复品读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