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洛神赋原文及翻译

2025-04-29 23:49 浏览次数 32

《洛神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明珠,由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诗人曹植创作。此诗以绮丽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作者对洛水之神——洛神的倾慕与向往。《洛神赋》不仅是曹植个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文学中的重要作品,影响深远。

原文: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矢志于斯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頉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脩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翻译:

自幼我便喜爱这奇异的服饰啊,立志终生献身于这崇高的文化。

我常常叹息着掩面而泣啊,哀叹人世间的艰难困苦。

尽管我努力修身养性啊,仍然日夜受到诋毁与非议。

他们以香草束缚我啊,又用芬芳的茝草来缠绕。

但这些都是我心中所喜爱的啊,即便是九死一生我也绝不后悔。

遗憾的是,那些高洁的灵魂啊,最终未能被世人理解。

许多女子嫉妒我的美貌啊,散布谣言说我放荡。

世俗总是善于伪装啊,背离原则而改变规则。

他们抛弃正直而追求曲折啊,只为了表面的圆滑世故。

我内心的抑郁与不平啊,让我感到孤独和无助。

宁愿突然死去而流芳百世啊,也不愿违背自己的原则。

雄鹰不与凡鸟同群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道理。

怎能期望方圆能够相融啊?谁能在迥异的道路上找到安宁?

我宁愿抑制自己的情感啊,忍受冤屈与耻辱。

坚守清白直至死亡啊,这正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美德。

《洛神赋》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于个人信念和道德操守的坚守。曹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将个人的情感与广阔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