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浑笔下的咸阳城东楼》

2025-08-02 23:47 浏览次数 41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是一种以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境表达作者情感的艺术形式,它能够跨越时空,触动人心。唐代诗人许浑的《咸阳城东楼》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同时也折射出其深沉的历史感和时代忧患意识。

原文如下:

</p> <p>一为迁客去长沙,</p> <p>西望长安不见家。</p> <p>黄鹤楼中吹玉笛,</p> <p>江城五月落梅花。</p> <p>

《咸阳城东楼》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年间,许浑因为直言进谏而得罪了权贵,被贬为长沙郡守。此诗表达了他对故国的眷恋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无奈。首句“一为迁客去长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遭遇;次句“西望长安不见家”则透露出他身在异乡,心系故土的矛盾心境。后两句通过“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景象,但在这美丽之中却隐藏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许浑的诗歌常常蕴含深刻的历史感悟和人生哲理,他在面对政治斗争和个人命运时,始终保持着一种超然的态度。《咸阳城东楼》正是这种情怀的体现,它不仅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悲欢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历史内涵和丰富文化韵味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唐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对时代变迁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