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唐代诗人,字承吉,清河人,以工诗知名。其诗风豪放悲壮,多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边塞诗和咏史之作。张祜在诗中常表现出对侠客、英雄的崇拜之情,其《侠客行》一诗更是广为流传。本文将对《侠客行》一文进行注释并附上现代汉语翻译,以飨读者。
【原文】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注释】
1. 赵客:指赵国的游侠。
2. 缦胡缨:形容帽带长而下垂的样子。
3. 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
4. 飒沓(sà tā):象声词,形容马蹄声。
5. 信陵:指的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
6. 朱亥、侯嬴:都是战国时期的侠士。
7. 三杯吐然诺:三杯酒后便许下承诺。
8. 烜赫(xuǎn hè):声名显赫。
9. 太玄经:指《道德经》,这里泛指道教的经典。
【翻译】
赵国来的游侠头戴长缨帽,腰间佩戴着吴钩宝剑,剑锋寒光闪闪。他骑着银饰的白马,奔驰如流星般迅捷。十步之内必杀一人,行走千里也不曾停留。事情完成后便拂袖而去,深藏功与名。闲暇时到信陵君处饮酒,将剑放在膝前。用烤好的肉款待朱亥,举杯劝酒给侯嬴。三杯酒下肚便许下承诺,即使是五岳也要为之倾倒。酒后眼睛模糊耳朵发热,心中生出豪情壮志如同彩虹般绚丽。为了救援赵国挥动金槌,邯郸城的居民先感到震惊。两位壮士千秋万代都名声显赫,在大梁城中无人不知。即便死后也留下侠骨的香气,绝不比世上的英雄逊色。有谁能在书房里写下这些事迹呢?只有那些白发苍苍还研究《道德经》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