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岳飞

2025-05-01 16:28 浏览次数 21

在南宋的抗金战场上,有一位英雄人物,他的名字响彻云霄,他就是岳飞。他的事迹和诗词,尤其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满江红》,至今仍被世人传颂。

《满江红》是岳飞在绍兴十年(1140年)北伐途中所作。当时,岳飞率领岳家军大败金兵,乘胜追击,一路北上,直至朱仙镇。然而,由于宋高宗和宰相秦桧的阻挠,岳飞被迫班师回朝。在班师的途中,岳飞满怀悲愤,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这开篇的几句,便展现了岳飞对国事的关切和对金兵的痛恨。他愤怒地拍打着栏杆,仰望天空,发出长长的呼啸声。这种悲壮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接下来的句子,“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里,岳飞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他认为,自己的一生都在为国而战,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他告诫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珍惜青春年华,为国家做出贡献。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几句,岳飞回顾了靖康之难的耻辱历史,表达了自己作为臣子的愧疚之情。他发誓要驾驶战车,踏破贺兰山阙,为国报仇雪恨。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最后两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以豪迈的语气表示,他要吃敌人的肉来充饥,喝敌人的血来解渴。他坚信,只要我们重新整顿旧日的山河,就能再次回到京城朝拜天子。这种坚定的信念和豪迈的气概让人为之动容。

《满江红》这首诗词充满了激昂的爱国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岳飞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成为我们永恒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