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最著名的十首诗词赏析

2025-05-01 16:58 浏览次数 7

## 引言

吴文英,字清真,号梦窗,宋代著名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作品以婉约细腻著称,情感丰富且富有音乐性,被后人誉为“宋词四大家中之冠”。吴文英的词风深受晚唐诗人李贺的影响,善于运用绮丽的语言和曲折的意象,抒发内心的感伤与哀愁。本文将为您介绍吴文英最著名的十首诗词,并进行简要赏析。

##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浣溪沙》以其清新明丽、含蓄蕴藉的特点,表达了词人对逝去青春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描绘一幅黄昏时分的美丽景色,词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物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 《满庭芳·山抹微云》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这首《满庭芳》通过描写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词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词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心理刻画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这首《八声甘州》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历史的沉思和感慨。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 《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朝霭藏晖,客袍惊暖,天巧有意。南亩春来早,云深路窈,去国丹心破。锥处囊中,风狂雨躁,似向吾人鸣个。秦筝雁、年年依旧,那管人间离合。

凭高望断,碧云暮合,一任连天芳草。云自无心,月明如水,不把人情著。独立无根,非关春事,谁遣浓妆闲抹。应笑我、周郎少日,玄都未削。

这首《永遇乐》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词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崇尚和追求。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使得梅花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 《扫花游·送春古江村》

青春渐老,正絮扑晴难,蝶怨春暮。杜宇声寒,又过清明社雨。踏青无绪,念良辰美景虚度。忍回顾。但寂寞黄昏,冷烟愁雾。

听鹃声度。正千紫万红,柳娇桃妒。曲水流觞,赏心乐事谁与?两眉只皱,把春光儿细数。镇无语。任樱桃零落,却道春归去。

这首《扫花游》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离去的惋惜之情。词中的景物描写细腻入微,感情真挚动人。

## 《霜天晓角·题赵晋臣敷文积翠岩》

少年场屋,蹭蹬今如许。黄卷青灯耿耿,全不负、平生眼处。铁衣著尽更铜臭,好人才、世间你要寻他,别是个中人有。

达则青云得路,退则蜗牛容身。求田问舍何如马?学圃寻花正合时。鼻端莫厌膻腥污,但苦口、出如兰语。和羹毕竟如何味?笑先生、尚随世步。

这首《霜天晓角》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坚定信念以及对世俗观念的批判态度。词中的议论成分较多且深刻有力。

## 《瑞鹤仙·风传庚申帝命》

风传庚申帝命,应天顺时,承运斯奋。三族沦亡已尽。彭城内外鬼魅愁闻。朱轮降空谷忍辱留余喘。幸君恩未弃绝交熊虎。重睹汉仪盛欢。太平再兴。群雅毕臻。不图南面称孤。但索虏敢于天并驾耳。

这首《瑞鹤仙》歌颂了帝王的功德和威严气势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未来的期许和信心体现了其忠贞不渝的政治立场和高尚情怀.

## 《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照野霜凝,如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殊方路永。更分破秋光,尽成悲境。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江南朋旧在许,也能怜天际,诗思谁领?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忧心耿耿。对风鹊残枝,露蛩荒井。斟酌妲娥,九秋宫殿冷。

这首作品借中秋节之际抒发了自己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高超的艺术造诣.

## 《浪淘沙慢·赋冬景》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因为爱玉兄,作此篇述其始末如此尔!

这篇作品以冬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神话传说的故事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与遗憾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这首作品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燕子和大雁南飞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之感整首词情感深沉而又不失温婉之致体现了作者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