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故居游记

2025-07-11 05:51 浏览次数 28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踏上了寻访马致远故居的旅程。马致远,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他的《汉宫秋》等作品至今仍为世人传颂。而他的故居,据说隐藏在北京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巷之中,仿佛一位隐士,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走在通往故居的路上,两旁是高高的院墙,岁月在其表面留下了斑驳的痕迹。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青石板上,形成斑斑点点的光影。微风吹过,带来了一丝丝凉意,也带来了淡淡的墨香和古木的香气。

转过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一座古朴的四合院映入眼帘。这便是马致远的故居——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门前的石狮子显得有些风化,但依旧威严;门楣上的匾额刻着“马致远故居”几个大字,笔力遒劲,透露出主人当年的文采风流。

推门而入,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花草,有的正怒放着,有的含苞待放。一阵风吹来,花香扑鼻,让人心旷神怡。院子中央是一座小亭子,亭子里摆放着一张石桌和几个石凳,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来此品茗对弈。

我缓步走进主屋,只见屋内陈设简朴而典雅。墙上挂着几幅字画,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出主人的深厚功力。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古籍,有的封面已经泛黄,见证了岁月的流逝。我轻轻翻开一本,仿佛能听到纸页间传来的低语,那是历史的声音,是时间的脚步。

走到后院,一棵参天古树立在那里,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树下有一块平整的大石,上面刻着“听松”二字。我想,当年马致远或许常坐于此,听着风吹过松涛的声音,寻找着创作的灵感。

我在这片充满历史与文化的土地上徜徉着,每一步都踏在了厚重的历史之上。这里不仅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它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让我对马致远这位伟大的杂剧作家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敬意。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马致远故居。回望那古老的门楼,心中充满了感慨。这次旅行不仅让我领略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更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马致远故居,不仅是一处风景,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份情感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