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的《感遇其二》带拼音

2025-05-03 01:13 浏览次数 24

唐代文学家张九龄,字子寿,是唐朝初年的著名政治家兼诗人。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更在诗歌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作多以咏史、感怀为主,其中《感遇其二》就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表达了张九龄对人生、命运以及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

## 《感遇其二》全文:

</p> <p>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p> <p>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p> <p></p> <p>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p> <p>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p> <p>

### 拼音标注:

</p> <p>lán yè chūn wēi ruí, guì huá qiū jiǎo jié.</p> <p>xīn xīn cǐ shēng yì, zì ěr wéi jiā jié.</p> <p></p> <p>shuí zhī lín qī zhě, wén fēng zuò xiāng yuè.</p> <p>cǎo mù yǒu běn xīn, hé qiú měi rén zhé?</p> <p>

这首诗通过对兰草和桂花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内心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感悟。首句“兰叶春葳蕤”描绘了春天里兰花茂盛的景象;而“桂华秋皎洁”则描写了秋天时桂花洁白无瑕的情景。接着两句“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表明这些植物的生长状态让人欣喜,并成为特定季节的标志。

后半部分“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可能指的是那些隐居山林的人,他们在自然之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最后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则是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万物自有其生长规律,无需人为干预的哲理总结。

张九龄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感遇其二》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深沉含蓄的意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