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的诗作《感遇》孤鸿海上来

2025-05-03 02:06 浏览次数 15

张九龄,字子寿,一字子厚,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人不仅政治才能出众,而且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作多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感遇》四首诗正是其抒发个人情怀与志向的代表作品。

《感遇》第一首中的名句“孤鸿海上来”,通过描绘一只孤独的大雁从遥远的海上飞来的画面,象征着自己远离故土、漂泊无依的孤寂心境。同时,这句诗也隐含着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感慨。

在这首诗中,张九龄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例如: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孤鸿从海上飞来,看到水潭也不敢停留;它只是在一旁看见双双翠鸟,栖息在华美的树木上。它们高居珍木之巅,难道不害怕有弹弓射它们吗?穿戴太华丽会担心别人指责,身居太高会惊扰到神灵。如今我在幽暗的天空中飞翔,打猎者又能对我有什么企图呢?

通过这些诗句,我们不难看出张九龄在表达对官场险恶的担忧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以孤鸿自喻,既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品格,又透露出对于复杂人际关系的厌倦和回避。

张九龄的《感遇》不仅是一首抒情诗,也是一首哲理诗。它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特别是“孤鸿海上来”一句,更是将这种情感与哲思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