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的《史记》不仅开创了中国史学的先河,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司马迁的书信中,有这样三封致任安的信,它们记录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和司马迁的思想情感。本文将尝试还原这三封信的原文及其翻译。
第一封信是司马迁在被贬为中书令后写给任安的。当时,他因直言进谏而触怒了汉武帝刘彻,被处以宫刑,这对于一个士大夫来说是极大的耻辱。在这封充满悲愤与无奈的信中,司马迁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不满以及对任安的思念。
原文如下:
“安子平:
自余得罪于天子曰‘汝何知礼’,遭此奇祸。吾虽贬于庸官,心犹未贬也。每念及此,愤懑难平。然观今之世,忠良见疏,奸佞得志,吾不忍坐视,故有此言。安子,汝其勉之。”
翻译成现代汉语则为:
“任安先生:
自从我得罪了皇上,他说‘你知道什么是礼吗’,我就遭遇了这等奇祸。虽然我现在被贬为一个小官,但我的心智并未贬低。每当想到这些,心中就充满了愤怒和不平。然而看看当今的世道,忠诚善良的人被疏远,奸诈谄媚的人得到重用,我不忍心坐视不管,所以才有这样的言语。任安先生,请您多加保重。”
第二封信写于司马迁被赦免之后,他在信中向任安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和对任安的感激之情。
原文如下:
“安子平:
余蒙圣恩赦免,得以重见天日。今后当以著述自娱,不复问世事。安子,吾之知己也,特书以告。”
现代汉语翻译为:
“任安先生:
我蒙受圣上的恩典被赦免,能够重新看到这个世界。从今往后,我将通过写作来自我娱乐,不再过问世间的事务。任安先生,您是我真正的知己,特地写信告知。”
第三封信则是司马迁晚年的作品,此时他已经完成了《史记》的编纂工作。在这封信中,他向任安分享了自己完成巨著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望。
原文如下:
“安子平:
余所著《史记》已成,此书虽不敢望比《春秋》,然亦庶几乎。吾年已高,不知何时归去,但愿后人读此书,得知天下兴亡之理。安子,吾友,愿以此相托。”
现代汉语翻译为:
“任安先生:
我所撰写的《史记》已经完成,这本书虽然不敢期望能与《春秋》相比,但也差不多了。我年岁已高,不知道何时会离开这个世界,只希望后人读到这本书时,能够了解天下兴衰的道理。任安先生,我的朋友,我愿意将这一切托付给您。”
这三封信不仅展现了司马迁与任安之间深厚的友情,也反映了司马迁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心境变化。从最初的悲愤与不满,到后来的释然与期待,再到最终的成就与遗愿,这些都是司马迁作为一位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些信件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位伟大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