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咏雪古诗朗诵

2025-07-13 16:12 浏览次数 31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宝库中,不乏以自然景观为题,抒发情感与哲思的佳作。清代著名文人郑燮(郑板桥)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擅长书画,更在诗歌创作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今天,我们就来一同走进郑燮的世界,聆听他对雪的吟咏,感受那份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

郑燮的《咏雪》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它以其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风格,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全诗如下:

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此诗一出,即以其新颖的视角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别样的雪景图。不同于传统咏雪诗中常见的“银装素裹”、“玉树琼枝”等华丽词藻,郑燮选择了更为生活化的场景和形象,以极其朴素的语言勾勒出雪后世界的面貌。

首句“天地一笼统”,以宏大的视野开篇,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无边无际的天空与大地。在这里,一切色彩都被雪花覆盖,形成了一片纯净统一的白色世界。这种概括性的写法,既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宏观把握的能力,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紧接着的“井上黑窟窿”,则是从细微处着手,用一个具体的物象——井口,来表现雪的洁白与纯净。在白雪的映衬下,原本不起眼的井口显得格外醒目,仿佛是大自然中的一点“瑕疵”,但实际上却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接下来的两句“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更是将这种对比手法运用到了极致。通过黑白两色的强烈反差,以及“肿”字所传达出的幽默感,诗人巧妙地描绘了雪后的动物形象,既有趣味性又不失诗意,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雪的无处不在和变化多端。

郑燮的这首《咏雪》,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他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首诗提醒我们,不妨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身边的美好,即使是最平凡的事物,也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郑燮的《咏雪》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古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它教会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简单与纯粹,享受生活中的每一次惊喜。让我们在朗诵中体会郑燮的智慧与情感,让这份对雪的喜爱穿越时空,温暖每一个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