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朱敦儒拼音

2025-07-13 16:13 浏览次数 36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宋词以其独特的魅力,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夜空。而在这些诗词作品中,南宋词人朱敦儒的《相见欢》以其深沉的情感与优美的语言,成为了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

### 一、《相见欢》原文及赏析

朱敦儒的《相见欢》全诗如下:

</p> <p>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p> <p>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p> <p>

这首词作于南渡之初,朱敦儒因战乱流离至金陵(今南京),登高望远,内心感慨万千。他以“西楼”、“清秋”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阔而苍凉的秋景图,表达了自己对故国山河破碎的哀痛和对和平统一的渴望。尤其是结尾两句,借悲风传递思乡之泪,跨越千里至扬州,情感真挚,催人泪下。

### 二、朱敦儒生平简介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河南洛阳人,宋代著名词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末年的繁华与南宋初年的动荡,早年以才学著称,中年隐居山林,晚年出仕新朝,但始终未能释怀家国之痛。朱敦儒的词风多变,既有清新婉约,也有豪放悲壮,是宋代词坛上不可多得的大家。

### 三、《相见欢》的艺术特色

1. 意境深远:朱敦儒善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波澜。

2. 情感真挚:无论是对故土的眷恋,还是对乱世的忧虑,朱敦儒都能用最质朴的语言直抒胸臆,触动人心。

3. 语言凝练:这首《相见欢》字数虽少,却字字珠玑,每一处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 四、结语

《相见欢》不仅是朱敦儒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那个时代文人群体心声的共鸣。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千年,依然能够引起后人的共鸣与感慨。在今天这个和平繁荣的时代回望,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宁,不忘历史教训,共同致力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